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2025/09/06 movie 共 1064 字,约 4 分钟
ICCI

伊朗优秀电影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2026年9月于苏州观看

本周观影: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 《生生长流》1922

影片印象

本周六在影院连续看了两部电影,从中午12点半直接看到4点半。电影是不错的电影,由于是饭后直接赶过去观看没有午睡,加上影院的冷气一吹,坐在影厅里有点昏昏欲睡。好在电影不是很烧脑,剧情的主线都比较清晰明了。

两部电影都是由伊朗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导演拍摄的。看的是原版伊朗语音中文字幕版,伊朗的语言在我这是完全不通的,看着画面的切换以及字幕解说,勉强理解了整个电影的剧情。

首先看的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部电影开头是在教室里,结束也是在教室里。电影由小男孩四处寻找同桌的家去归还拿错的作业本串联起来,小男孩只记得同桌的名字,和大概住的地区名字就孤身前往找寻。电影大部分是站在小男孩的视角去展开叙述,讲述的是一位小男孩有一位严厉的老师,严格要求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小男孩在家需要帮助家里做一些活,经常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以至于被老师警告再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开除他。小男孩在一次意外把同桌的作业本拿回家了,由于担心同桌没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惩罚决定把作业本送回同桌家里,剧情就由此展开。

小男孩的母亲只管催促完成作业,却没能提供足够适合学习的环境;当然这也许是因为经济条件差客观因素,不做过多的解读。重点是在小男孩的爷爷,在和朋友大谈教育理念,这一段是剧中为数不多的小男孩之外的视角拍摄的戏份,小男孩的爷爷一本正经的讲述着他认为合理的教育理念,并且试图用来教育小男孩,这一段看起来特别的荒谬。小男孩最终遇到一位年纪大的做木门窗的老爷爷,带领他去找(也没找到)同桌的家,这一段提现了小男孩的善良。最终回家帮同学完成作业,并在结尾老师检查作业的时候完美给同桌奉上。电影以夹在作业本里的小花结尾。

在看完电影后的某一天,突然看到一本作业本,把我迅速给拉回到电影场景里去。

电影周边-作业本

然后看的是《生生长流》,这部电影中的剧情和第一部有点串上了,有点类似公路片,主题是纪念伊朗的罕见大地震。剧中的主角驱车去地震灾区寻找第一部电影的小男孩,没有直接去拍受灾怎么怎么,而是选择通过主角一路上的见闻,去侧面记录地震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当地居民在地震后的生活情况如何。

在观影结束后,有一位影迷自己制作了《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周边,震撼到我了,她制作的周边是一朵小花夹在明信片里,还原了片尾中夹在作业本里的小花,看到这个周边瞬间给我拉回到电影的情节里,后劲很大。

随写感悟

  • 这两部电影都是伊朗青少年有关题材的,关爱青少年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